大阪世博 | 藍色海洋館BLUE OCEAN DOME 海洋的復甦
「藍色海洋館BLUE OCEAN DOME」是由日本非營利組織 ZERI JAPAN 策劃,知名建築師坂茂與設計師原研哉共同打造的一座與地球互動的展館,展館由三座圓頂館組成,分別由竹子、碳纖維複材、紙管打造,象徵「循環」、「海洋」與「智慧」,展示的核心主題為「海洋的復甦」,漁礁减少、海水溫度上升、氣候變化帶來的大災難,以及塑膠污染等,海洋正處於危機之中。 在詳細描繪出水之行星地球所面臨的問題的同時,也從地球、宇宙、生命、環境等大概念中重新捕捉這些關係,喚起人們對環境道德的覺醒。
我們採訪了NPO 組織 ZERI JAPAN 出展館「藍色海洋館」的合作夥伴SARAYA 董事代島裕世,深刻體認到藍色海洋館所要傳遞給大家的重要課題,他指出,人類的生命起源來自海洋,但人類也是海洋污染的主要來源。我們稱這片海洋為「公共財產(Commons)」,也就是大家共有的自然資源。但問題在於,正因為是「大家的」,所以反而沒有任何人願意為它負責。例如航海的「公海」概念,就是一個沒有人管、缺乏責任感的地方。因此像海洋垃圾,特別是塑膠垃圾,就會集中在這裡。海洋資源也是同樣的狀況,像是漁業,基本上是先來先贏,誰先捕撈誰就賺,根本沒有完善的規則。再者,還有氣候變遷的問題。現在台灣也變得非常炎熱吧?目前海洋仍持續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,但若未來海洋開始釋放出CO₂,那將會造成極可怕的後果。
在2025年大阪關西世博會上,我們支持ZERI JAPAN建造世博會藍色海洋館,期望通過此館加深大家對海洋的瞭解,並向世界傳播以下資訊:防止塑膠海洋污染、推動海洋產業的可持續發展以及促進對海洋氣候變化的理解。這個展館不僅僅提供展示,而是為參觀者帶來超平常體驗的深刻感受,更深入的理解海洋的價值及其面臨的問題,從而提高對環境問題的行動意識,並促使更多人積極參與保護海洋的實踐。3個館各有主題,但都沒有語言說明,目的就是:不論國籍、不論年齡,希望大家直接用感官去感受、去思考。
Dome A : 「水循環」
地球是太陽系中表面擁有水的星球,因此也常被稱為是「水之惑星」,事實是地球上 97.5% 是海水, 只有 2.5% 是淡水。其中真正可供人類使用的淡水,只有0.01%!儘管如此,我們在日常生活中,卻往往不太重視水資源。也許是因為像日本、台灣等地雨水充沛,幾乎不會面臨缺水問題,所以即使我們使用「淡水」這個詞,卻不一定真正理解它的珍貴。在「Dome A」區域中,我們就讓大家體驗這稀少的 0.01% 淡水如何循環,並透過視覺與藝術的方式,讓大家重新認識水的重要性。這裡設置有一個採用超防水塗料打造的藝術裝置,在社群媒體上引起了熱議。一點一滴的小水珠從高處流下,涓滴成河,時而細流,時而聚水成塘,時而再變成水滴,流入裝置末端,再回流到裝置的開端,展現”水”生生不息的循環。
Dome B :「海洋」
這裡有一個直徑約 10 公尺的半球形 LED 螢幕,上面有多達 1,200 萬個(12 mnillio)LED 燈點,是整個萬博中最美麗的 LED 影像展示,內容描繪了海洋污染、生態系統的危機等問題,圖片的品質很高也十分逼真,讓參觀者可親身體驗珊瑚白化和塑膠污染的現實,讓您沉浸在海洋世界中。
Dome C:
作為國際性的海洋保護計畫等相關的活動和研討會、舉辦工作坊、藝術展覽的空間,鼓勵國際合作,共同推動海洋的保護。
發表評論
Want to join the discussion?Feel free to contribute!